如何让传统中医药“活”在当下,焕发新生?
在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中,传统炮制工艺如“九蒸九晒”虽承载千年智慧,却面临活性成分损耗大、能耗高、产业化效率低等难题。
而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囿于技术瓶颈,难以兼顾功效保留与形态创新,更遑论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与便捷的双重需求……
凤凰制药集团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给出了破局答案。近日,在第五届食品配方创新SHOW(FFIS)国际赛事上,凤凰制药集团中药三化研究院院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杜冰教授领衔团队,凭借创新产品“黄精PLUS”荣获“食品创客奖TOP8”荣誉。
这一非成品组最高奖项,不仅彰显了团队的前沿创新能力,更标志着凤凰制药集团在中药现代化、产业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国际舞台见证硬核实力: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赋能
FFIS作为覆盖全球四大洲的顶级赛事,吸引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7份作品参赛。
赛事评审团由来自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食品科学院、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和企业的专家组成,围绕“创新性、技术性、商业潜力”三大维度对作品进行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全球食品创客奖”“全球创新探索奖”“技术创新奖”“商业潜力奖”及“技术入围奖”五大奖项。
凤凰制药集团“黄精PLUS”项目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源于其对传统工艺的颠覆性革新。
该成果突破传统炮制工艺“九蒸九晒”导致活性成分损耗大等工艺瓶颈,首创“低损高活性”专利黄精酶解糖化技术(ZL202210255156.9),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破壁+糖化”一步完成,不仅显著降低能耗,还提高了多糖含量,最大限度保留了黄精的营养与功能成分。
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拓展产品开发路径,“一料多品”平台,可延伸至代餐粉、功能饮料、健康烘焙、发酵茶等多种产品形态,应用潜力广阔。
科研筑基:
黄精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的双重突破
这一系列产品化应用的背后,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扎实支撑。2024年,杜冰教授团队分别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7.7)与《Food Bioscience》(IF=4.8)JCR一区SCI期刊发表系列研究,系统揭示了黄精在抗氧化与体重管理方面的活性机制。
一项研究中,团队从黄精中成功分离出果聚糖PKP-1,明确其主链结构为→1-β-D-Fruf-2→2,6-β-D-Fruf-1→,并证实其可有效缓解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
另一项基于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研究则发现,黄精酶解糖化产物(ESP)通过激活肝脏AMPK通路、改善脂质代谢和胰岛素耐受性、缓解炎症反应,同时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提升Akkermansia、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丰度,发挥了显著的体重管理和代谢改善作用。
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
打造中医药国际化新标杆
“黄精PLUS”的成功,为药食同源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充分展现了凤凰制药集团中药三化研究院在食品创新方面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凤凰制药集团中药三化研究院
该成果已开发新型免疫和抗疲劳、减脂减重系列大健康产品,既保留了传统养生精髓,又契合现代消费场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中医药国际化开辟新路径,让世界看见中医药的现代价值。
未来,凤凰制药集团将持续遵循“中药三化”(科学化、生活化、国际化)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传统中医药从“中国瑰宝”升级为“全球健康解决方案”,让千年智慧真正赋能人类健康新生活。